The Purity of Chinese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和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最近发出内部文件,再次要求大陆传媒出版社严格规范牵涉香港事务的常用提法与用语。《明报》一位特约记者的报道中说,官方明确要求不能称香港为“英国的殖民地”,也不能把主权回归说成是“宗主国的更换”。“九七”终於来了,大陆媒体关於香港的新闻报导和出版物数量日多,当局为了防止“口径”不一致而引起混乱甚至授人以柄,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多次发出通告,要大家加强文稿审查制度,规范涉港用语。这次要求规范的用语和提法总共有十一个范畴,一一提出正误对照版本。

文件指出:“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回归是宗主国的更换”、“中国是香港的新宗主国”,这些都不是准确的说法。正确的提法是“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中国对香港收回主权”也不对;应该说“中国政早就跟钦差大臣琦善一起归西了:“历史上不存在《穿鼻草约》,英军最初是用武力强行侵佔香港的”。“新界”是英国人的称谓,使用时要加上引号。称香港反中政治集团也要加引号,比如“民主党”、“支联会”。说港英三级政治架构到九七年六月三十日“终止”是不对的,应该说“解散”或“废除”。

这十一个范畴里的用语和提法香港人在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之后肯定也必须遵守。香港人更必须记得提醒自己:香港只是中国版图内的一个“区”,虽然“行政”是准许“特别”的。民主党一旦加上引号,九七年之后竞选跻身立法会,显然会相当麻烦。从这些非常严谨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的规矩,香港人已经不能不意识到中文的重要地位了。如果说过去这个殖民地讲究的是the purity of English,今后应该斟酌的是the purity of Chinese了。甚至净化了的意识形态也不容沾污:永远记得一八四一年之前港岛已经有七千多居民,赤柱是二千多人口的市镇。